松江開天集團:施慈行善 博愛厚德
上海開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開天集團)是創(chuàng)建于五十年代初期的一家松江國有建筑施工企業(yè),2001年轉制為民營企業(yè)。經過近20年的發(fā)展,開天集團已從當初年建安產值幾億元、年利潤幾百萬元,發(fā)展成為一家年建安產值逾20億元、年利潤3000萬元、擁有國家一級建筑資質、躋身上海市建筑施工30強的大型建筑施工企業(yè)。開天人深深懂得,開天集團在建筑市場上能一路馳騁發(fā)展壯大,除了全體員工拼搏努力之外,還歸功于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得益于各級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受助于松江社會各界的厚愛和鼎力支持。對此,開天人始終抱持著深深的感恩之心、感激之情。而回報這份感恩最好的行動,就是盡力報效奉獻社會,彰顯企業(yè)公德良知。
愛釋責任暖萬家
2001年在國家改革的浪潮中,開天集團從國有企業(yè)改制為民營企業(yè),企業(yè)的性質變了,但公司董事長金裕龍卻提出“三不變”:堅持黨的領導不變;保障員工主人翁的地位不變;對社會和教育的公益奉獻不變。從此,開天集團將錚錚誓言融化在企業(yè)的文化中,落實在日常的行動中,積極挑起社會責任的重擔。在公司改制10周年慶典之際,近400萬元的慶典費用全部捐贈給松江區(qū)慈善基金分會;在抗震救災、特奧會中,用大愛送去真情,慈善捐款近100萬元;在松江區(qū)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中,捐贈400余萬元用于歷史文化的宣傳與傳播;資助養(yǎng)老機構等設施改造捐款達200萬元;資助公益組織開展“家政服務”等項目50余萬元;開天集團與澳大利亞輪椅基金會取得聯(lián)系,不辭辛勞無數次遠洋牽線搭橋后又主動承擔了昂貴的運輸費,終于使價值30萬元的166輛殘疾兒童專用輪椅車漂洋過海來到了上海,將陪伴渴望自由的166名陽光寶寶們幸福成長至14歲;自2018年起,開天集團與松江區(qū)紅十字會簽訂定向捐款協(xié)議,連續(xù)三年每年向“生的希望”——造血干細胞移植救助博愛項目捐助10萬元。此外,公司還鼎力相助松江區(qū)慈善基金分會開展10周年紀念活動等。
心系教育潤學子
實踐證明,致力于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每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企業(yè)的必然之舉,開天集團的慈善義舉如潺潺之水灑向弱勢群體。慈善助學播撒愛的希望,如2004年,先后為松江一中、松江二中建造“逸夫樓”、綜合樓和“開天館”,為松江二中、松江一中的學生建立了“愛心助學基金”和“獎學金、學雜費減免制度”,助學款達500萬元,為那些勤奮好學的莘莘學子和大學城的外地孤兒大學生送去了助學款,給予需要幫助的特困生圓夢的力量;2017年,開天集團開展了“藍天下的蒲公英”系列助學項目,每年捐贈25萬元用于為浦南七所學校的低保、低收入、邊緣困難家庭學生提供持續(xù)性課業(yè)輔導;為優(yōu)秀教師建立獎勵制度;為云南、新疆等貧困地區(qū)學校送去100余萬元的教學電腦等,將愛灑向更遠方。
情系農村惠民生
作為松江區(qū)的本地企業(yè),開天集團總勉勵自己不能忘根、忘本,時刻想著為農村、農民做點什么。
“以前看戲看演出,我和老伴要走一個小時到鄰村,現(xiàn)在家門口也有這么好的場地了!每天飯后我都到村里的小花園轉轉,去健身的地方活動一下,感覺身體都比以前好了!”泖港鎮(zhèn)曹家浜村70多歲的方伯對村里的文化活動室和健身場所贊不絕口。此外,水槽、爐灶、桌椅碗筷、消防設施等一應俱全的公用廚房也是開天集團助推的產物。
其實,開天集團在得知泖港鎮(zhèn)曹家浜村集體經濟薄弱后,便著手為村民謀福利了,主動提出實施幫扶計劃,由區(qū)政協(xié)牽頭與曹家浜村黨組織簽訂了結對共建協(xié)議,才有了這些廣受好評的公共設施。
近年來,開天集團還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改善曹家浜村的村容村貌、道路建設、排污設施維護、普法宣傳、幫助困難群眾就業(yè)等實事項目。并在每年春節(jié)、“七一”等節(jié)假日,走訪慰問困難黨員群眾。
通過商貿型招商引稅的方法,為曹家浜村帶來了200萬元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泖港鎮(zhèn)黨委書記張金弟說:“以前曹家浜村的集體經濟主要靠財政轉移支付,屬于貧困村,現(xiàn)在通過招商引稅等措施,不僅完成經濟考核指標,還走在全鎮(zhèn)前列。可以說,通過結對共建,曹家浜村取得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span>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開天集團參與各類慈善捐款捐物達5000余萬元。公司董事長曾這樣告訴員工:“創(chuàng)造財富讓人尊重,擁有財富也讓人尊重,但用好財富更讓人尊重,企業(yè)家也是社會的公民,一個公民擁有一份權利,同時也擁有一份責任?!币患颐駹I企業(yè)開展慈善救助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施慈行善,博愛厚德感召作用是無窮的,開天集團對責任與義務的喚醒,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讓慈善成為滋潤困難群眾的雨露,溫暖心田的陽光,感受社會主義和諧大家庭的關懷與溫情。